经典小说《想来想去》是图门宝音倾心创作的一本都市言情、都市、历史类小说,主角,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爱情太有意思,不是你爱她就是她爱你。现代人的爱情因为工作、学习、生活,忙碌地变了味儿,变了s。有时都不知道该不该爱,爱了又怎样。爱情的内容不知不觉恍恍惚惚,只好一个人想,一个人等。。。。。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没有雨的日子人也会忧郁,不在于天气,只在心情。
心情是什么?是恍惚的印象,是失神的生物反应,是无病找病的精神作用……
昨天考虑的这个问题,今天依然象陀螺一样,绕在这个思维里转不出来。也许根本就不打算转出来,只想这么一直让思想晃悠着,似醉非醉似醒非醒,朦朦然恍恍然,别一样的感觉,妙不可言的状态,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味。
就这样一直延续着吧,说不清这是不是一种渴望,一种痴想。
说书人扬起手臂,“啪”的一声,他吓了一跳。是书板拍在书案上,“要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”,还是老掉牙抑扬顿挫的腔调,还是那么矫揉造作的卖弄。不知所以然,前言不搭后语,是因为自己的心思又跑了,跑到说书人够不到的地方。他有些惭愧,抱着热爱传统文化追古溯今的心情来,却懒散在书场的安乐窝里,也不知是装腔作势标新立异,还是故弄玄虚。有些假,自己批评自己。
收起涣散的思绪,把叫做腻烦的心情像污水似的顺着窗户泼出去。这时,说书人抖了一下大氅,气宇轩昂迈步下去了。古香古色的书场里,只留下听客切切细语,气氛像在前清。历史就是这样,厚重的让人挥之不去。书台左右的红色柱子上挂着不知哪个傻冒写得楹联:一言难尽古今天下英雄事,九曲哀叹世间红尘儿女情。笔墨酣畅,挥洒自如,有些米南宫的意韵。
有意思么?不知何时,这个肥头大耳的家伙钻出来,像是自言自语,问他,他莫名地感到:烦!
五月的阳光和他的心情一样倦怠而又无精打采。一种不轻不重的感觉像只小舟在他的心里漾着,荡出一圈圈现实的况味。他被阳光簇拥着,立在街上,脚下流淌着茫然。
还有一场实验话剧想不想去看?
他感觉太阳也是肥头大耳的,肉乎乎。怎么会有这样的印象,奇怪的念头宛若不倒翁在心里晃来晃去。
哎呀,别要死不活的,走吧。见他失魂落魄,不管三七二十一,拉着就走,也不在乎他心里想得是什么。幸亏他没告诉他,说他好一个猪头,否则非气他个半死。
被这个肥头猪脑的家伙生拉硬扯地坐到剧场里,环顾四周,没多少人,真是实验话剧。猪头手里握着那把沽名钓誉的纸折扇,拼命地摇,急不可耐的好像恨不得立刻把夏天摇出来。夏天真得来了,看他怎么活。一头的虚汗,这个猪头,看着他那呆样,他像想到了“哗众取宠”这个词,禁不住哑然失笑。这时,灯亮了,一束幽蓝的光打在巴掌大的舞台上,像雾一样的,毛毛茸茸他像看到了什么,似乎是在记忆的深处,他被那束光吸引了。
有人在絮叨,声音在光的外面传递,很快它来到了舞台中央,一个男子先是跑步上来,跳进那束追光中又突然改变了行姿,像芭蕾舞演员,不紧不慢从光的外面抄进一条板凳,随后把凳子往台上一蹲,坐上,抱起一条腿,架在另一条腿上,开始喋喋不休起来。
语言像符号在空中跳跃,恍惚的好像日本戏,是错觉?他看见糊涂长成一片野草,葳蕤地漫过他的思维,他不由地提了提精神。
那是个独立的叙述者,他的叙述支撑着整个戏剧。一个穿着白衣长裙的女子,长发飘逸地划过他的身前,没有道具,只有一束光笼着他们,好像他们在时空中穿行,她的每一次舒展似乎都预示着短暂的相守和分离,那束光营造了意味深远的意境。
他好像明白了她充当的什么角色,她不需要什么具体的表情,只须用她跳跃的姿体来传述。
本人发的其他书籍:【快来点我啊(~o~)】